砖庙镇美谷界村林下种植中药材。裴玉/摄
9月的陕北大地,秋意渐浓。走进子洲县砖庙镇祁家山村的核桃林,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饱满的核桃,林下一簇簇黄芩长势旺盛。村民刘海玉蹲在地里仔细察看药材长势,“我从2022年开始试验搞林下种植,8亩核桃树套种黄芩,现在每年核桃能赚1.5万元,黄芩也有1万元的收入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”刘海玉的增收故事,正是子洲县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祁家山村的变化,始于农户的自发探索,成于村集体的统筹推进。“最初只有几户村民试着在核桃林下种作物,后来看到收益不错,跟着干的人越来越多。”祁家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振秀介绍,如今,全村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200亩,去年新增的40亩黄芩药材地,预计每亩收获1000公斤左右,“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扩种40亩药材,让更多闲置林地‘活’起来、‘生’出金。”
从单个村庄的实践,到全县范围的布局,子洲县的林下经济正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。作为陕北地区林业产业重点县,子洲县现有核桃管理经营面积13.32万亩,已全部进入挂果期,这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近年来,该县以“生态优先、产业富民”为核心导向,探索出“核桃+”的特色发展路径,形成了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产业格局:以砖庙镇、何家集镇为“引领面”,以三何路产业带为“连接线”,以淮宁湾镇麻塔村等30个示范园为“支撑点”,同时建立“1大17小”核桃精深加工厂(坊),累计发展核桃林下经济面积6.9万亩,曾经闲置的林地变成了增收宝地。
林下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 2023年,受核桃市场价格波动影响,部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受挫。为找准方向,子洲县林业局组织专家、技术人员赴陕西省洛南县、山西省安泽县等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地区调研,结合本地气候、土壤条件,最终确定连翘、远志为重点发展的林下药材品种。 2024年,该县投入140万元,在苗家坪镇田山渠村、老君殿镇黑泉沟村等4个村打造林下经济示范点,集中种植药用连翘1040亩、远志960亩,以示范点带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。
如今,子洲县的林下种植已从单一作物转向“多元布局”:全县发展林下连翘4.5万亩,群众自发栽植远志0.5万亩,种植薯豆类作物5.4万亩,覆盖何家集、砖庙、裴家湾等多个乡镇,“药材+杂粮”的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,更让林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。
“要让林下经济走得远,技术和资金必须跟上。”这是子洲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核心共识。为解决群众“不会种、不敢种”的问题,该县组建了专业的林业技术十大娱乐平台大全网站团,每年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林区开展“送政策、送科技、送十大娱乐平台大全网站”下乡活动,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学,让群众“学得会、用得上”。在资金支持方面,同样力度十足。2025年,该县投入1682万元,完成2.18万亩核桃林的精细化管护;针对连翘、远志等特色作物,给予每亩700元的种植补助,切实降低群众的种植成本和市场风险,让群众“种得放心、赚得安心”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打造一批高标准核桃林下经济示范园和示范基地。”子洲县林业局副局长裴高原表示,这些示范基地不仅是“增收园”,还将承担教学参观、人才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功能,推动林下经济从粗放式发展向规模化、标准化转型。